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了解长征故事、寻找长征记忆、追忆长征精神,近日,外国语学院“我的长征故事”暑期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缅怀先烈的活动,成员们走进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采访老红军后代刘凯军女士。
精神的“长征”:刘凯军女士的父亲是开国中将、人民军队高级指挥员刘飞,母亲朱一也曾参加革命。采访过程中,刘凯军阿姨的几句话使同学们感触良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加‘伟大’两个字,不是白加的,他是走一步跌一跤,在坑坑洼洼中跌跌爬爬地到今天。”,“为什么说共产党人是钢铁铸成的,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两学一做:让那些已经有问题的人不敢再堕落下去;让那些摇摇晃晃,在中间的人收住了手;让那些看不惯的人心情舒畅;让老百姓感觉到,还能看见希望。”
当同学们问道“作为军人后代,对待长征这段历史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时,刘凯军阿姨向大家讲述了她思想改变与进步的三个不同的阶段。这段成长历程,对于实践队员来说,更像是刘阿姨自己精神上的长征。刘阿姨表示:首先是对于父亲红军老兵的身份感到十分自豪。再是中学初步了解长征这个事件后感到庆幸,庆幸父亲在经过艰难的长征后活了下来。同时,她也确立了努力学习的目标,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加入共青团。最后是产生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深的荣誉感,刘阿姨在成为一名女兵以后,更加加深了她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服务人民的信念,当兵的经历即便十分艰苦,但对她的锻炼却很大。
耳濡目染的革命教育:刘凯军阿姨少时的成长环境塑造了她坚韧质朴的性格,采访中她向队员讲述了从小自父母口中听来的几个小故事。中央红军五军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渡湘江时负责后卫阻击尾追之敌,以一个师之力量抵挡较之十倍数量的敌人,坚持数十天,一直到红军所有部队顺利渡江。34师却在最后的时刻突围失败,几乎全军覆没。陈树湘不甘被俘,在担架上愤然扯断自己的肠子,敌人仍不放过他,将他的头颅悬挂于长沙的城楼之上......
刘凯军的父亲刘飞中将曾向她讲起长征爬雪山途中的一个故事,以示长征之艰难。刘飞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小通讯员由于高原反应,行动十分吃力,刘飞便接过了小通讯员的枪和背包。在党岭山半山腰,队伍遭遇了冰雹,狂风大作。上一刻还是艳阳,下一刻便已经是鹅毛大雪了。刘飞当即背起了小通讯员一直到山顶,云被踩在脚下,天气转晴,刘飞放下小通讯员道:“我们到了!可以休息了!”刘飞这时才发现,小通讯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断气了。刘飞中将后来回忆起,几次流下眼泪,他一直把这个小通讯员当做儿子来看。
在采访中,刘凯军带给队员的印象一直是激情昂扬,始终保持着对自我的自信与上进,对生活的乐观与热情,对党的信任,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国家民族的自豪!
不忘初心的新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 ,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在缅怀先烈,追忆长征精神的同时,也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长征精神的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努力。为了更加深刻地体会长征精神,团队成员开展了“网上重走长征路”的新媒体活动。活动主要在线上开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长征知识、感人故事以及伟大精神,更好地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长征精神。同时,团队成员也开展了实地调研,来到遵义等地,走访娄山关等红军长征纪念地、纪念馆,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来感受这段历史,重走不忘初心的长征路。
红军长征的历史应当被牢牢铭记,它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艰苦斗争的记忆,更是由每一个战士的血汗凝结而成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伴将随着每一代人的成长与进步。而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先辈的长征已经结束,但我们的长征才刚刚开始,青年将传承这样一种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去。
www.nufe.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制作、维护
中国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咨询电话:025-8671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