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中国江苏网”以《南京财经大学师生赴贵州开展暑期实践助力侗族文化传承》为题,对我院“古梦清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贵州开展侗族大歌传承帮扶活动的情况进行了报道;8月7日的《新华日报》也对该活动进行了图片新闻报道。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在我国侗族地区流传的民间合唱形式,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来自我院英语专业的石贤同学是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走出来的侗族女大学生,90后的她非常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然而通过一年多的走访和调研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她发现,在侗族人口比例超过90%的陡寨村,如今90后一代年轻人很少能熟记并演唱侗歌,对本族节庆风俗、服饰穿戴也知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广场舞、麻将声。
面对家乡民族文化缺少传承的现状,她在今年暑假回到家乡,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办了“少年侗歌班”,邀请村里的老歌师教小学生唱传统侗歌。谈到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石贤十分焦虑:“陡寨侗歌基本掌握在耄耋老人手里,外流的青壮年已失去了最佳传承契机,而村中大量的留守儿童正好可以作为‘隔代传承’的对象,他们有希望成为一代底蕴丰厚的侗文化传承人,解决‘文化断层’问题。”
鉴于陡寨村留守儿童居多,缺乏家长辅导,今年深入陡寨村的同学们除了邀请老歌师每天教授传统侗歌外,还对孩子们进行一小时的课业辅导。历时半个多月的“少年侗歌班”教学结束后,大家还组织孩子们进行了结业典礼暨汇报演出,吸引了上千名当地干部群众前往观看。小学生们演唱的多首侗歌获得好评,而这场从七八岁到八九十岁不同年龄段歌队齐聚欢唱的“民族之声”更让村里的老人们感动落泪,同时,“少年侗歌班”的成功举办也获得了当地民族、文化、教育等部门的肯定和赞誉。
对于回乡办侗族大歌传承班,石贤说:“从创立伊始,我就明白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我的理想和责任所在。很多祖辈曾为侗歌传承竭尽全力,但因无人继承,一切都湮灭了。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各尽所能,为家乡文化传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报道链接:
中国江苏网
http://edu.jschina.com.cn/system/2015/08/17/025943052.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新华日报
http://xh.xhby.net/mp2/html/2015-08/07/content_1290333.htm
www.nufe.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制作、维护
中国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咨询电话:025-8671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