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18日,外国语学院“情系蓝印花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进行了实地考察。团队先是在街头开展了宣传和问卷调查活动,后几日则在蓝印花布博物馆及其作坊里学习了基础技艺并在艺人的指导下动手操作。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是汉族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挂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去了解和调研。
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团队成员们分组对道路两旁的店铺及路边的行人进行了蓝印花布的宣传和随机问卷调查,大部分市民对团队的活动产生兴趣并积极配合完成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大家发现了如下几个问题:蓝印花布工艺品设计未紧紧跟上时尚潮流,损失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蓝印花布逐渐商业化,正在慢慢丧失其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蓝印花布价格过高,使大部分消费者对其敬而远之。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蓝印花布博物馆拜访了吴元新馆长,参观博物馆并了解了蓝印花布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团队成员还在馆内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用花剪裁布和制作小鱼工艺品。后几日团队成员则分为两个小分队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体验不同的工作内容。除了在博物馆里学习了一些基础技艺,还在作坊里协助工作人员拍照片将布匹编号包装以便在博物馆里归档收藏。
经过多日的实践调查,团队成员们体会到了蓝印花布手艺人工作的不易,对蓝印花布的品种、历史与传承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团队成员们认识到始于明代的南通民间蓝印花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而当代年轻人更应该带头宣传蓝印花布,使蓝印花布能更深入地走向社会,融入现代生活。